最新消息News
市占逾 5 成,營收居亞洲 13 間分公司之冠!裕利台灣做對了哪些事情?

裕利醫藥(Zuellig Pharma)這家公司,你或許陌生,但是你多半用過它的服務成果。

這個總部位於瑞士的跨國醫藥物流服務集團,1988 年成立裕利台灣,目前台灣每 2 個健保用藥或醫材,就有 1 個由它配送;全台醫療院所當中,裕利的服務遍及近 2 萬家,覆蓋率超過 9 成。

新冠疫情期間,裕利更斥資 5000 萬打造台灣唯一擁有 2~8℃、-20℃、-80℃ 三大溫層的冷鏈物流中心,迄今運送超過 6600 萬劑莫德納、BNT、AZ 等疫苗。

成立 35 年來,裕利位居全台最大醫療保健服務公司,2020 年創下 950 億元的營收紀錄,是裕利集團亞洲 13 個分公司之冠,佳績延續至今,年成長率近 10%。2022 年,裕利台灣營收超過千億,是歷史新高。

回覆如何衝出營收高峰?裕利台灣總裁周志鴻說,「高度成長有一些是時空環境因素,不過,就算沒有 COVID(疫苗配送),裕利這幾年還是持續吸引新客戶。」

背後的成長動能,與裕利獨特的商業模式相關。「我們不是純粹的醫藥『物流商』,而是『服務商』,這樣想會更有彈性,因為只要是服務,任何事都可以是機會點。」

➜ 毛治國逾50年鑽研孫子兵法,結合產官學三界管理歷練,教你用【孫子兵法破決策難關】!
周志鴻解釋,「我們思考的是,每一個市場裡,醫藥業的挑戰是什麼、需要什麼樣的服務,我們再增加服務項目、擴展服務對象。」因此,裕利沒有一味衝刺醫藥物流的市占率,而是延伸發展出臨床實驗、醫藥行銷、病患照護等服務。「多元服務是必要的,現在多數藥廠都是經銷物流夥伴,但是裡面還有客戶沒有跟我們有業務行銷、臨床服務等合作,這部分就是要再深化合作關係。」

2009 年加入裕利前,周志鴻過往的工作經歷,都在行銷業務領域。跨入陌生的醫藥物流業,他把工作定位在經營信賴關係。對外,「持續跟所有藥廠的管理階層保持 engagement,讓他們相信,我們可以幫他做什麼」;對內,除了與辦公室的營運團隊協作外,也必須與許多第一線倉儲員工溝通,確保大家有相同的使命和目標:「我們做的事是在救命,如果犯錯,很可能對病人的治療產生影響。」個市場裡,醫藥業的挑戰是什麼、需要什麼樣的服務,我們再增加服務項目、擴展服務對象。」因此,裕利沒有一味衝刺醫藥物流的市占率,而是延伸發展出臨床實驗、醫藥行銷、病患照護等服務。「多元服務是必要的,現在多數藥廠都是經銷物流夥伴,但是裡面還有客戶沒有跟我們有業務行銷、臨床服務等合作,這部分就是要再深化合作關係。」

2009年加入裕利前,周志鴻過往的工作經歷,都在行銷業務領域。跨入陌生的醫藥物流業,他把工作定位在經營信賴關係。對外,「持續跟所有藥廠的管理階層保持engagement,讓他們相信,我們可以幫他做什麼」;對內,除了與辦公室的營運團隊協作外,也必須與許多第一線倉儲員工溝通,確保大家有相同的使命和目標:「我們做的事是在救命,如果犯錯,很可能對病人的治療產生影響。」

深化合作、發展多元服務,躍升集團營收最高子公司
Q:新冠疫苗的冷鏈物流,讓更多人認識裕利醫藥?
A: 裕利醫藥在 2022 年慶祝 100 周年,是亞洲最大的醫藥物流商。裕利台灣在 1988 年成立,一開始就是想跟本地的經銷商或代理商區隔,商業模式比較獨特,可以說是首創。

過去藥廠的運作方式是:在國外研發製造藥品,進到台灣市場後的工作重心,放在藥品的申請、准入和業務行銷。因此,藥廠挑選合作對象,主要看重經銷商或代理商在市場的覆蓋率、對通路的認識。這麼做的風險是,久而久之藥廠可能會失去對市場第一線資訊的了解。

裕利的定位是,協助藥廠完成研發生產、行銷推廣以外的所有事,也就是藥品進入台灣後,整個供應鏈、下游客戶的服務。這個 model 跟傳統代理商很不一樣,而且我們每天都會跟藥廠分享市場的訂單與銷售數據,讓他們清楚掌握藥品在台灣的客群和銷售狀態,所以也放心把藥品交給我們來做。

經過 35 年的努力,我們在台灣擁有超過 90 家以上的國際與本土藥廠、生技公司客戶群,市占約 50%;如果只計算外商藥廠,市占則是 75%。用一個簡單的比喻,就是每 2 顆藥,就有 1 顆由我們配送。

台灣 COVID 疫情爆發較晚,當我們提議加快冷鏈物流的投資。雖然當下知道不一定有這個 deal(疫苗採購),但至少看到別的市場需求存在,總部沒有太大擔心。

Q:交易不確定就超前投資,如何評估風險?
A: 主要有 2 個考量點。第一,我們認為「能力」(運送冷鏈)不是問題,「規模」才是。也就是說,我們沒有足夠的 - 80℃的設備,把 1500 萬劑(BNT 疫苗)接到台灣。而身為台灣最大的醫藥物流供應商,如果我們不做,大概也很難找到其他供應商。其次,以我們在醫藥業的觸角和關係,應該比較有機會在最短時間內拿到設備,擴充規模。

雖然在當時看,-80℃的設備真的是比較大的賭注,但是不先投資,等政府說要買,一定來不及。如果現在再問我,我還是覺得,「不做,會是裕利的恥辱。」因為我們的使命是讓醫藥服務更普及,竟然沒有足夠的設備或能力,讓疫苗用在台灣病患身上。

當然,同時我們也做了最壞打算。台灣不是沒有 - 80℃的冰箱,只是分散在不同醫療院所,或研究單位,萬一政府不買 BNT,這些設備可以用來跟這些研究單位合作或作為其他用途,有部分冰箱也可以留著,用於臨床實驗。

最重要的是,我們透過做冷鏈才發現,台灣的 GDP(優良運銷規範,Good Distribution Practice)或 GMP(藥品優良製造規範,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)裡,所謂的冷鏈就是 2~8℃,沒有到 - 80℃的超低溫規範,這也讓同事有機會列出 SOP(標準作業程序),跟衛福部、食藥署討論要怎麼做。例如,BNT 必須保存在 - 80℃的環境裡,從卸貨到送進冷凍庫,必須在 5 分鐘內完成,我們每個現場人員事前都做了很多訓練。

Q:台灣裕利從 2020 年起,營收居集團 13 家分公司之冠,關鍵何在?
A: 我們到現在還是營收最高的分公司。高成長有時空環境因素,不過,就算沒有 COVID,我們在做好藥品經銷物流的同時,也持續拓展服務,吸引新客戶,包括臨床實驗、醫藥行銷、病患照顧計畫(PAP,patient assistance program)、電商平台等業務。

其中,醫藥行銷在耕耘一段時間之後,成長滿快。隨著藥廠更在意損益,集中更多資源在新藥(生物製劑、癌症用藥)研發和推廣,很多傳統或成熟藥品(三高或心血管用藥)還是需要繼續銷售,裕利鎖定這個需求,設有 200 人以上的業務團隊,為 20~30 家藥廠、50 個品牌,在醫療院所或藥局做推廣。另外,健保資源有限,新藥核准限制更多,很多藥品在還沒納入健保前,價格昂貴。很多藥廠會透過我們的病患照顧計畫,提供優惠給病患。

我們一直強調,裕利不是百分之百的運輸公司,而是持續專注在醫藥行業。 我們思考的是,每一個市場裡,醫藥業的挑戰是什麼、需要什麼樣的服務,我們再增加服務項目、擴展服務對象 ,從藥廠,延伸到下游客戶,甚至政府,看看有沒有其他可以服務的地方,維持成長動能。

深耕醫療產業、掌握客戶需求,精準拓展服務對象和範疇

Q:成為台灣最大醫藥物流供應商,核心競爭力是?
A: 很多人把「物流」和「貨運」混淆,實際上,物流是協助完成整個供應鏈裡的各種程序,將物品送到消費者。不同於電商業者的物流服務,追求的是速度,醫藥物流跟一般物流最大差別在於,受到嚴格法規監控,對於藥品的配送處理都有基本要求,各國也有特殊標準,怎麼把藥品準確、安全地交到客戶、醫療院所手上,我覺得是最重要的。

大家在看醫藥物流,可能會把重點放在後端的物流配送,藥品規定存放在 2~8℃的空間,照做就好,感覺滿簡單的,但其實我們是一間在處理大量、複雜前端資料的公司。我們的倉儲裡有 1 萬多個品項,藥品英文名稱又不好懂,光是把藥品的限制或規範建入系統,就要很多人整理、確保資料正確性,還要確定存放的溫度架位、能不能倒放等等,這就是所謂的 product master file(藥品主檔案)。

從跟藥廠合作開始,就要建好所有藥品主檔案,等藥品從國外配送過來,電腦系統就會自動比對存放條件。資料系統確認以後,還要再建立監督系統,確定藥品確實被送到該溫層的倉儲。整個流程都是系統在監控,即使人員不懂藥品學名或用途,都能按照規範做事。整個過程裡,從收貨到揀貨,都有嚴格的資料處理和明確指示,每一站也都要有品管人員檢測這些動作有沒有錯誤。

台灣約有 1 萬家藥局、1 萬家診所,還有 500 多家醫院,我們每天大概有 5000~1 萬張訂單,價格或條件都不一樣,我們各個部門都要跟客戶做很多確認。

Q:為什麼強調裕利「不是」100% 運輸公司?
A: 從我們角度看,藥品從藥廠最終送達醫療院所或病患,過程牽涉很多細節。從藥品招標、配送,到依照訂單揀貨包裝,還要符合政府醫療法規,程序很複雜,也需要很多協力單位。

對客戶來說,我們目前做到「隔日配達」,已經達到業界滿意標準(緊急狀況下,可當日送達),他們最在意的是,藥品送到時,療效和狀態是不是跟藥證申請或藥品資料上一樣,因為只要品質有點問題,就算醫生認為還有效,效果可能已經打折扣。像臨床使用的檢驗試劑,品質有問題,結果就不能信。

因此,我們也積極加強數位能力,做到更多細緻的服務,一方面讓客戶對品質更有信心,相信產品到他們手上的每一個階段,都在掌控之中;另一方面也讓下游客戶更方便地與裕利做生意。

譬如,我們開發全台第一個冷鏈物流溫度履歷 eZLogistics,記錄藥品從國外抵達台灣、進入倉儲,到出貨的溫度,這樣的透明化對客戶很重要,也能增加我們的競爭力。裕利也利用區塊鏈技術,開發出 eZ Tracker,確保藥品真偽。或是考量到醫護人員白天忙碌,推出訂貨平台,讓下游客戶透過網站或手機 24 小時下單、得到藥品情報,有疑問也可以透過 LINE 跟客服人員聯繫。

此外,我覺得 數位轉型也是組織永續發展的重要驅動力,因為當所有活動和行為,都有數位化,都留有數據紀錄,才可能分析、做出改變對策。

灌輸員工「主人翁意識」:每個人的工作都與「人命」相關
Q:你提過,在藥品配送上,要設法做到「零」錯誤?
A: 老實說, 零錯誤應該是沒辦法做到,但是不這樣要求,錯誤機率就更大 。我們一直提醒同仁,醫藥物流跟病患息息相關,我們做的事是在救命,藥品最終送到醫療院所、用在病人身上,能不能維持應有的藥效,是很重要的。

零錯誤,不是指統計上或數字上完全沒錯誤。雖然以全台醫療院所超過 9 成的覆蓋率來看,我們這麼大的處理量,2022 年錯誤率也是低於 0.05%,可是不管小數點後面有幾個零再加個 1,這個 1 都不該出現,因為這表示最終端會有些病人的治療受到影響。

為了趨近於零錯誤,公司做了很多措施。比如說,我們品管近年來發起 Near Miss(近似差錯)舉報,獎勵同仁在工作場域裡看見異常狀態,像是產品掉下來,或堆高機速度稍快,就算不是自己的職責範圍,只要看見哪裡不太對勁,就可以輸入 PDA 裝置。

提報錯誤,不是讓大家當糾察隊,而且為了讓同仁安心呈報,我們不是獎勵個人、而是部門,希望品質控管不只停留在品管部,讓每個同仁更有 ownership(主人翁意識),知道自己的工作跟最後的品質息息相關。

Q:帶領裕利台灣成為全台最大醫療保健服務公司,做對了哪些事?
A: 醫療行業最重要的是就是信賴,過去 30 幾年,團隊持續在市場上建立很多好的標準,所有服務也都是用最高規格做到,不管是冷鏈的要求還是品質。其次,我們把 compliance(合規、法遵)的要求,像是倉儲設計或配送環節等標準,當作是最高標準去遵循,也贏得了藥廠的信任。

我在裕利十幾年,最大的工作就是持續跟所有藥廠的管理階層保持 engagement,讓潛在客戶了解,裕利有什麼樣的能力,可以幫他們做什麼,讓客戶相信,你是他的最佳的合作夥伴。我也藉著我跟市場的接觸,不管是在藥廠、下游客戶,甚至是社區跟政府,跟團隊分享這些情報和資訊。

除了信賴,另外就是創新,特別是數位系統的推進,不但讓原廠或下游客戶工作更方便,也提升我們的生產力。物流業追求規模經濟,但是要兼顧品質最高、節省成本,其實很不容易,我覺得唯一的方法就是數位化。過去裕利在倉儲或是在營運上有很多創新,代表我們在主動思考如何提升生產力,同時讓我們的成本更低,對我們合作的藥廠也是重要的回饋。

107跳脫運輸物流的思考框架,打造全方位「醫藥價值鏈」
文章出處

26 Jul 2023